3月28日,由全国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能力建设项目办公室、中国药师协会、协同医疗健康基金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VTE质控大会”在北京召开。王辰院士、中日医院宋树立书记、崔勇副院长、贾存波主任、翟振国教授,北京积水潭医院蒋协远教授,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张洪春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高颖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夏云龙教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覃晓教授,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关振鹏教授,太和县人民医院张冰荫教授,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胜锋教授,内蒙古自治区卫健委党组成员王强等专家与学者参与学术交流分享活动。大会开幕式由中日医院刘鹏教授主持。来自全国近100余位专家、800余位参会代表现场参加了会议,累计1.6万余人次线上观看会议直播。
中国VTE质控大会开幕式
在开场致辞中,中日医院宋树立书记表示,VTE是威胁患者安全的沉默杀手,为患者带来了无法挽回的损失和巨大的经济负担。八年来,在国家卫健委的领导下,全国VTE项目办质控工作组扎实工作,推动VTE防治及质控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大大降低了我国VTE的致残率和致死率。目前,我国VTE防控任务仍任重道远,尤其是在广大的基层卫生机构。
作为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中日医院长期以来以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作为使命担当,一是坚持标准先行,质控为纲,率先将指南转化为院内标准化流程,通过智能系统实现动态预警、将VTE防治纳入医院考核,用指标体现责任落实。二是推动实现VTE“促防诊控治康”的功能闭环。并加速AI风险评估、大数据追踪等在VTE领域的全面应用。三是坚持下沉赋能,全域联动,实施VTE基层能力提升项目。VTE的防控不仅是对医疗质量的要求,更是对生命的守护和承诺。希望能以此次大会为起点,携手并肩、开阔创新,用更精准的诊疗、更规范的质控、更温暖的关怀为每一位患者筑起安全防线,为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及中国卫生建设工作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日医院宋树立书记致辞
王辰院士表示,近年来,我国对VTE的思想认识及现实行动都有了重大进展。但基于我国地域广大、人口众多的现状,VTE的质控还有着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因此VTE的同质化发展是目前最重大、最突出的问题。
此外,王辰院士分享了关于“静脉血栓栓塞症健康照护的实施及质量控制“的精彩内容。我国目前对于VTE的质控需要做到四个思想上的转变,分别为:由单病到共病,由疾病到建康,由个体到群体,由当下到长远。另外信息化也是VTE质控的关键,要善于使用AI作为新质生产力。在全院基础上,各学科应秉持开放、协同、融通的态度进行VTE防治。希望通过各位同仁的努力,在质控、信息化为工具、共病、群医学等作为思想和理论的基础上,共同为VTE质控事业发挥出自己的力量。
中国工程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王辰院士致辞
翟振国教授:全国VTE防治质控工作进展汇报
翟振国教授在此次会议上汇报了全国VTE防治质控工作进展。首先,在项目进展方面,通过拓宽中心建设、强化区域联盟、融合参访交流,提高了全国医院对于VTE质控工作的紧密联系。其次,在VTE风险评估和预防质量方面,全国VTE风险评估率、出血风险评估率持续上升。其中,对于孕产妇VTE风险评估及预防非常重要,实施规范的VTE预防可以有效降低疾病负担。同时,VTE的发生与经济负担息息相关,对于疾病的预防可以减少国家经济负担。此外,研究团队发现我国VTE的患病率自2016年逐年上升,老年群体的VTE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年轻人群,男性的发病率、患病率、及病死率显著高于女性。而参与VTE项目的医院和其他医院相比,发病率和死亡率更低。因此,2025年项目组将进一步加快中心建设、推进县域医院的项目建设、以肺栓塞急救团队体系建设降低住院病死率、通过多中心协作与多学科合作推进VTE的质量改进,提升规范预防率、努力实现对VTE院前、住院中、出院后的全流程管理。
中日医院翟振国教授
张洪春教授从中医方面入手,介绍了中医领域对VTE的认知和见解。他表示,目前中医领域存在着对VTE认知不足的问题。而中医在VTE的防控中面临着血栓与出血的问题。如何在这个问题中发挥我们中医的优势,是目前中医的探索方向之一。首先,需要提高中医/中西医结合领域VTE防治意识、防治水平,其次,需要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针对VTE的防治难点,开展研究。他坚信,在中西医协同防控下,能够整体提升我国VTE防治水平。
中日医院张洪春教授
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
肺栓塞中西医结合防治医联体成立仪式
与此同时,大会公布了2025年第一批VTE防治项目认证评审结果,获得优秀单位、达标单位的称号。
2025年第一批VTE防治项目认证评审结果
最后,刘鹏教授作为开幕式主持人,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期待通过本次会议,大家群策群力,为我国VTE患者的健康做出贡献!
中日医院刘鹏教授
宏观层面推动全国血栓防治质控
在“宏观层面推动全国血栓防治质控”主题学术研讨部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高颖教授、内蒙古自治区卫健委党组成员王强及太和县人民医院张冰萌教授围绕主题进行了相关内容演讲。本环节由中日医院崔勇教授和北京积水潭医院蒋协远教授主持。
中日医院崔勇副院长(左)
北京积水潭医院蒋协远教授(右)主持
高颖教授:以脑卒中研究为例,探血栓性疾病中医药防治研究之路
高颖教授表示,脑卒中是目前我国成年人致死和致残的首位原因,针对中风病防治关键阶段和不同人群,中西医优势互补,通过不同的切入点,构建全链条诊疗方案。下一步工作将依托注册登记平台,依托中医药协会,成立中风病防治共同体,推进真实世界的注册平台研究。而一些基础研究,将针对它的核心病机,进行简要关键症候的辩证,这有助于促进中西医结合。随后高颖教授介绍了三七类中成药治疗中风病的一项大型研究(PANDA研究),该研究结果显示三七制剂中西药联用治疗缺血性卒中可以提高患者神经功能结局获益,且有较好的安全性,为该治疗策略提供了最高级别循证证据。此外,随着《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的进行,下一步的重点工作应放在心脑血管病共病防治方面。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高颖教授
王强:全面提升内蒙古地区VTE防治水平——织网行动
王强表示从2021到2025年,国家连续五年将提高静脉血栓栓塞预防列为改进目标之一,2018年将VTE防治作为术后并发症重点内容,三级医院评审标准纳入条款,还有2023到2025年《关于印发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均旨在降低VTE致死率。而内蒙古自治区存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基层能力短板、协同机制缺失等医疗资源特点。而医疗机构VTE防治现状也不容乐观。 “织网行动”通过:强化组织架构,健全管理体系、多层级协作,织密防治网络、能力提升与资源下沉、优化服务流程,畅通救治通道及科普宣传与公众教育多个环节,全面提升了内蒙古VTE防治能力。在下一步工作中,将通过深化基层能力建设等,构建VTE防治体系,补齐防治能力、数据、宣教三大短板。
内蒙古自治区卫健委党组成员王强
张冰萌教授:如何推动县域VTE落地实施
张冰萌首先介绍了太和县人民医院主要情况以及目前县域VTE的建设现状。太和县人民医院目前存在外科住院患者发生VTE比例很高,预防措施不够,针对基层医院VTE标准不够,等问题。VTE的防治工作面临严峻的形势。因此,太和县人民医院从建章立制、智能管理、质量控制、培训考核、保障措施、宣教等多个环节对VTE的防治体系建设进行了实践探索,并取得了卓越的成效。
太和县人民医院张冰萌教授
多维度、多角度、多层次、推动全国VTE防治能力建设
在“多维度、多角度、多层次、推动全国VTE防治能力建设”主题学术研讨部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夏云龙教授、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胜锋教授围绕主题进行了相关内容演讲。本环节由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覃晓教授及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关振鹏教授主持。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覃晓教授(左)
及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关振鹏教授(右)主持
夏云龙教授:肿瘤患者血栓防治:现状与问题
夏云龙教授从国家癌症中心数据开始讲解,他表示我国肿瘤患者形式不容乐观。肿瘤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高,尤其肺癌、血液系统肿瘤与肿瘤的综合治疗相关。各国指南不断推成出新,高度重视肿瘤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问题。抗肿瘤的治疗和VTE关系非常密切,恶性肿瘤患者VTE发生率及出血风险明显升高。因此,肿瘤患者血栓防治的核心是寻求血栓与出血风险的平衡。根据患者的肿瘤危险因素,合并疾病的情况,包括血小板的情况等评估患者出血风险。在肿瘤相关VTE的抗凝治疗中,一些新型抗凝药治疗肿瘤VTE更为有效,且不增加出血风险。肿瘤患者合并房颤风险,比非肿瘤患者高,需要关注抗凝药物与肿瘤药物的相互作用。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夏云龙教授
王胜锋教授:如何利用AI推动我国院内VTE防治能力建设
王胜锋教授表示人工智能是通过计算机模拟人类智能行为,赋予机器感知、学习、推理、决策等能力。AI可用于VTE防治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数据治理及指南制定。在每一个环节当中,都可以AI助力,而最终转化点都是在患者身上。从设计层面、实施层面及推广应用等环节进行AI的应用时,需要注意细化干预措施、对相应政策的影响、慎重进行临床应用、慎用回顾性队列、并确认患者是否知情。希望通过分享的内容能够助力AI在院内VTE防治能力建设。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胜锋教授
2025年中国VTE防治质控大会圆满召开,标志着我国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工作迈上新台阶。本次大会设立多分会场,涵盖药师参与医院VTE防治及药事管理、肺栓塞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合并VTE质控、肺栓塞救治、信息化质控、医务管理质控及县域基层VTE防控等关键领域,全方位探讨VTE防治的前沿进展与实践经验。
通过多维度的学术交流平台,大会有效促进了各级医疗机构间的深度合作与经验共享,重点强化了区域质控网络建设,有力推动了县域及基层医疗机构VTE防治体系的规范化发展。大会成果将为提升我国VTE防治整体水平注入新动力,为"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的实现贡献坚实力量。